为全面贯彻“双减”精神,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内心世界,近日,县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好一支队伍。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全县中小学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各学校均成立校长负总责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政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体系。各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严格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工作量并保障相应待遇。不断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培训工作,鼓励教师考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或心理咨询师证。
完善两项机制。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通过谈心谈话、家校联系、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方式,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建档。保证各学校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做到及时发现、妥善应对、适时转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制度。形成县教育局中教科抓总、教师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及教研室兼职教研员负责研培、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立足服务的立体式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交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优秀课例展评和推广交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
开展三项筛查。每学期初,在全县中小学组织一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建立完善学生心理预警、突发性事件心理干预机制,及时研判、疏导、建档。全面开展校内人员核查,中小学组建专班、安排到人,与校内清洁工、保安员、宿管员、炊事员、校车驾驶员及照管员等逐人见面谈话。全面开展重点人员排查,县教育局落实各中小学积极配合公安、政法、司法等部门,对校园周边重点人员开展摸排管控。
坚持四个结合。育心、育德与育才相结合。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厚植家国情怀,激发成长力量,培育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倡导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挥学生心理潜能,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专门课程、学科渗透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在各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明确每个班级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心理健康课、每班级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团队会。学校主导、家庭协调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突出家庭心理调节作用,依托社会各方面支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关爱格局。徐加旺 杨林